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吕达诗歌创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3-07-04 17:11:11 来源:中国诗歌网


【资料图】

2023年7月2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吕达诗歌创作”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诗歌中心)主办。左东岭、吴思敬、林莽、李少君、孙晓娅、赵彬、王士强、王永、安琪、马丽、张恩浩、叶德庆、王夫刚、符力、寇硕恒、康丽、彭鸣、张少恩、韩润梅、徐晓、吴丹凤、谈雅丽、王淇等国内知名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吕达,1989年生于安徽太湖,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曾参加《诗刊》社第34届青春诗会,获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第19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伊甸园纪事》《除了爱和祈祷,我别无长物》。她的诗情感细腻,语言尖利,形象饱满,爱情诗创作在当代诗坛尤具辨识度。2022年,吕达被遴选为首都师范大学第19位驻校诗人。

本次会议由诗歌中心副主任孙晓娅教授主持。会议伊始,孙晓娅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问候与欢迎。她指明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总结吕达在驻校期间的创作成果,力图形成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的美学积淀,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注入新的学术活力。

诗歌中心主任左东岭教授首先致辞,他将新诗的真谛与古诗进行参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诗歌贵在有真情,并对吕达的诗歌创作进行深刻解读。他指出吕达诗歌的整体内涵和精神指向,认为吕达长期处于“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的惆怅与无奈之中,但仍能够保持“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绵绵情思和真挚的爱意。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还是外国诗歌,“情”与“真”一直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在这两种精神的引导下,诗人的创作才能达到高度,才能触动人心,产生真正的力量。“情”与“真”的精神既是中国古代文化当中仁爱的传统,也是诗人如今摆脱虚浮空洞的有效途径。最后,他表示希望与会者对吕达的诗作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诗探索》主编林莽在致辞中首先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制度能够保留近二十年,要感谢诗歌中心,感谢吴思敬、孙晓娅、赵敏俐、左东岭等老师及各位工作者。接着他对吕达的诗歌发表自己的观点。首先,吕达是一个早期确立自我风格的诗人,其作品基调鲜明,极具辨识度,而一个诗人的成功标志便在于是否找到了自我。其次,吕达的诗歌偏向于古典风格,具有宁静别致、平和典雅的品格,呈现出沉静的氛围。第三,吕达是一个通过生活和阅读发现诗歌的诗人,注重记录自我的内心感受与阅读体验。她的诗歌基本属于叙事性质,其叙事技巧在近年显著进步,展现出更多的空间和灵动性。最后,他表示吕达在一年的驻校生涯中获得了新的学习和成长,并祝愿吕达在诗歌创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诗刊》主编李少君从“人诗互证”的维度独到深刻地剖析吕达诗歌。他指出中国古典诗歌注重通过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方式,情感与场景结合即实现“人诗互证”。古典诗歌追求“修辞立其诚”,即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亦即现代海德格尔、巴迪欧等说的“存在之真”,呈现自我灵魂也即“人诗互证”。古典诗歌批评强调“知人论世”,本质上也是强调“人诗互证”。他认为吕达的人与诗合二为一,体现出“人诗互证”的特点。吕达的诗歌直接而真实,用简单的语言打动人心,通过情、生活和词语的创作要素展示真实的表达原则,具有坦诚内心、呈现自我的诗学品质。他进一步指出小说家称之为“家”,而诗人称之为“人”的玄机奥妙背后,是“诗无邪”的特点决定诗表现主体性的情感和精神。“诗无邪”意味着诗歌的直接呈现,敞开自我内心世界。他对吕达表示期许,希望她能坚持这种写作理想与方向,实现真正的“人诗互证”。

随后,赵彬、王士强、王永、安琪、马丽、叶德庆、王夫刚、符力、寇硕恒、张恩浩、康丽、彭鸣、韩润梅、谈雅丽、王淇等学者、评论家、诗人、编辑以及吴丹凤、崔博、王迅羽、高嘉文、谢心韵、于晓庆、丁瑶等研究生相继围绕吕达诗歌,进行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系统全面地对吕达的诗学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勘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发个人观点,真正地使此次研讨会具有开拓性与纵深性,延展出广阔的诗学空间。这些讨论不仅有效地总结了吕达驻校一年以来的创作实绩,并为她今后的创作提出了开创性和启发性的批评意见。

讨论之后,驻校诗人吕达发言,她汇报了自己在首都师范大学驻校期间的学习收获,并对各位嘉宾的指导与期待表示诚挚的谢意。驻校交流的这一年让她对生活、生命和诗歌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于她而言是种荣耀的身份。出站代表她的诗歌写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她感激在首都师范大学度过的这一年,并期待继续得到老师们宝贵的指导。

最后,吴思敬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水平和广泛参与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他感谢参会的新老朋友,并注意到参会队伍的多样性,包括一贯支持驻校诗人制度的诗人和评论家,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这反映了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制度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其次,他感谢吕达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坚持不懈。他回顾了与吕达的相识历程,并对吕达的诗歌创作道路进行了总结与评价。他认为吕达的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真诚地书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追求先锋、客观对应物等现代手法。吕达的诗歌强调宗教观念,强调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精神的终极关怀和人性的深层体验。同时他对吕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吕达能够在面对自己内心的同时,敞开心胸,与世界和人类进行深入的交流。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