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看点丨这是现代版“锄禾日当午”最鲜活的诗情画意

2023-04-06 16:02:17 来源:教育快播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现代版“锄禾日当午”最鲜活的诗情画意我们这个从悠远智慧的农耕文明走来的民族,从不缺乏颂农的上乘好诗。唐代李绅的一首《悯农》,简洁上口的诗句,深深地植入了华夏世人之心。如今《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栏目第369期推出的14号作品,即诗人“中原诗客”的《被写满庄稼的原野上,他是小小的逗号》,让大家惊喜地发现,这不正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情写真、画意表达吗!“阳光火热,弯曲的脊梁如一张紧绷的弓”,这只“弓”先从小处看,锄头前端的弯钩如弓,这是锄头的“脊梁”,是除草最吃劲的力道所在。再往大处看,这只“弓”便是农民除草时的经典身姿,“弯曲的脊梁”把农民这种倾心投入、严肃认真,伺农不苟的除草形象,生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弓”也把全诗的主旨“意象”确立起来了。这个“弓”宛如“小小的逗号”成为诗人笔下的生灵活物。“像一条鱼,在原野绿色的湖水里徜徉”。作为锄头前端弯钩的“弓”游走在玉米之间,“小心地除草、松土”;而作为农民除草时,经典身姿的“弓”,在用娴熟的技巧,为每颗玉米除掉周围的杂草和疏松其根部用以保墒的土壤,“就这样蠕动着,缓缓前行”。大“弓”是能动者,小“弓”是被动者。大弓带动小弓,小心翼翼地生怕碰伤每一颗玉米,这种生动的表达,便成了“蠕动着,缓缓前行”的诗句。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的硬道理,尽管“阳光火热”可“玉米已经高过他的双膝”正是玉米地再一次除草的黄金时节。所以趁着好天气,哪怕是高阳当空,也要铲完这遍地。哪顾得“汗水还在不停地滚落,晶莹透亮”。因为“他热爱土地和庄稼”故而不辞劳苦,且自认为是本分,也“从没有对旁人说起”。这种本分既是他自身,又是他所代表的整个农民群体。“一辈辈人早已教会他如何信守承诺”。这个“承诺”是不违农时的承诺,是农民把务农作为生产生活天职的承诺,是为国家保障“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承诺。任劳任怨,自觉地把劳动视为自己现实生活的神圣行为,才觉得自己的“每一滴汗水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太阳”,颗颗都反射着自己生活意义和劳动价值的光辉。人是“碳基生命”,有张有弛、有作有息、,不可能象“硅基生命”的机器人那样,只要有电就一直干个不停。“他坐在田边的树荫下,点燃一支香烟”,好天气的太阳自然是足的,一定要到“田边的树荫下”。“天空只有几块懒散的云”,就是小憩,他也“并不感到疲惫,眼角分明露出笑意”,因为他看到的是“绿波在风中起伏”,听到的是“隐约传来玉米拔节的声音”。这也是他对丰收的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农业正在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苦拼,取而代之的是耕作农活的机械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作为小“弓”的锄头即便是被替换下来从此“闭上双眼”,使用它的大“弓”也是了然在胸,“他知道,此时闭上双眼,身上全是调皮的粮食”农民一辈辈的付出,换来了农业一年年的丰收。这种诗意的感觉和辽远的视野,不正是“三农”的心地所系吗?“季节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结局分明”“飞鸟准会捎来令人兴奋的消息”。这就是十足满满的自信,也是中国农民为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而不懈奋斗的博大胸怀。(2023-4-3)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