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诗作《我与一本书》及两篇赏析文章我与一本书■许向阳那是一个荒年荒唐的风燃起了荒唐的火焚烧着人类的精神食粮逃窜的文字灰烬在荒原上奔走呼号我是被放逐的于那片人迹罕至的荒漠我的一切都因饥渴而死只有肉体还活着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流落到荒地的一隅于我的残骸上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我奇迹般地回生了虚掩的瞳孔启开了一片绿色的向往我爱上这里了我扎根这里了烈日栖身于我的脊背双腿深陷在泥土里身体站成了大地上最忠实的植物编者的话:评析并挖掘一首诗的丰富内涵,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无论评论家从什么角度开展评论,往往只能窥其一斑而无法穷其全貌,不同的评论方法不但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并且还具有彼此的互补性。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刊登诗作《我与一本书》及两篇评论文章,以飨读者。力量来自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我与一本书》再赏析■湛然诗作《我与一本书》,可以称得上一篇佳作:荒原、荒漠、荒地;焚烧、灰烬、残骸……苍凉沉雄粗砺的意象形成巨大的视觉张力,蕴涵着对历史的拷问和精神的力量,穿越耳目,直击心灵。作者笔下的“荒年”当然是指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那个年代,“我的一切都因饥渴而死”则控诉着那个年代对人的精神、思想、情感的摧残和破坏。与一般停留在展示伤痕、倾诉痛苦的作品不同,作者在这首诗中昂然讴歌了人类精神家园的神圣、内心力量的强大:“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流落到荒地的一隅/于我的残骸上/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这首诗也在此完成了由意象到意境的升华、完成了由对荒唐年代的控诉到人类精神礼赞的跃升。好诗一般都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和感染力,语言含蓄、凝练,意象丰富多变而富有动感,常常给不同的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虽然这也许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同时也会使有些读者与好诗的真正内涵失之交臂,留下遗珠之憾。关于诗作《我与一本书》,有赏析文章《知识就是力量》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对焚毁图书、践踏知识、禁锢思想、摧残心智的苦难历史进行了无情批判,而且还对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书的关系、匡正人们对知识的态度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把《我与一本书》实实在在地理解为“我与一本书”、进而“反思人与书的关系”,逻辑关系清楚,似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这样的解读似有对诗的意象理解的局限和窄化,削弱了这首诗的力量。这首诗的篇名《我与一本书》以及诗句“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作何理解?我认为这都是诗人营造的意象,是精神家园、内心世界的象征和隐喻,而绝不是仅仅指某一本知识类的书籍,因为只有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才有这种力量:“于我的残骸上/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和“我奇迹般地回生了/虚掩的瞳孔/启开了/一片绿色的向往。”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引伸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鉴赏时不能只浮于表面,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进而挖掘思想内涵。知识就是力量——《我与一本书》赏析■苏青大卫《我与一本书》这首诗的时代烙印明显,作者在诗中描绘了荒唐年代的荒唐景象:“那是一个荒年/荒唐的风燃起了荒唐的火/焚烧着人类的精神食粮”。在“风”、“火”交加的“荒年”,许多经典书籍被列为“封资修”遭受查禁和焚毁,“逃窜的文字灰烬/在荒原上奔走呼号”,“我”的思想、精神和情感以及一切的一切由此也被放逐“于那片人迹罕至的荒漠”,并“饥渴而死”。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了精神食粮,“只有肉体还活着”,无异于行尸走肉。幸运的是,“通缉的那本封皮残缺的余毒/流落到荒地的一隅”,并由此使“我奇迹般地回生了”,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这就是“书”的力量,它能使一个精神死亡者死而复生,把理想和信念“萌生”成“一株不死的青蒿”,“站成了大地上/最忠实的植物。”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是“书”改变了无数个“我”的一切,滋润了无数个“我”“荒漠”的心灵,也使无数个“我”睁开了“虚掩的瞳孔”,重新审视外部世界。诗人艺术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知识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读完全诗,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培根对知识的经典诠释——知识就是力量。作者观察视角独特,表现手法含蓄。整首诗呈现给读者的时代背景是一片荒凉:“荒年”,“荒唐”、“荒原”、“荒漠”、“荒地”;在这样毫无生机、毫无生气的蛮荒环境里,居然“萌生了一株不死的青蒿”,真可谓万“荒”丛中一点“青”。而与强大的蛮荒抗争的力量,竟然来自于“一本书”。这种对比强烈的意境营造与意识流动带来的审美效果以及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升华,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价值。书是知识的象征,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当前倡导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与一本书》这首诗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对焚毁图书、践踏知识、禁锢思想、摧残心智的苦难历史进行了无情批判,而且还对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书的关系、匡正人们对知识的态度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们值得仔细欣赏和认真回味的一首好诗。(本文转载自《大众科技报》)《科学时报》(2011-04-15B3科艺天地)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