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报道:用诗歌“看见”星光

2022-12-04 22:56:15 来源:教育之家


(资料图)

《快递中国》,王二冬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58.00元

萨特认为“注视”是确认“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媒介,“我”是被他人注视的对象,但“我”也可以反过来作为一个主体注视他人。“注视”的关键点在于触及被注视者的存在,让“我”意识到“我被看见了”。诗集《快递中国》就是一种对快递员的“注视”,它带我们看见了平时所忽视的快递员的名字,看见了他们漂泊的乡愁,同时,作者王二冬也用诗歌展现了快递员眼中的百态人间与时代大事。王二冬说:“作为一个快递行业与诗歌创作的双重在场者,我有责任用诗歌的方式让读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了解这个行业。”

在诗歌《石榴红了》中,村里人眼中多子多福的老母亲,却只能守着石榴树,孤独地思念着分散于祖国三省的儿孙。她把饱满多汁的石榴打包成家书寄向远方,而快递员是她思念的信差。他们看到了父亲的骄傲和悲伤。在《奶奶》中,奶奶的亲孙子早逝,患健忘症的她把快递小哥当作孙子,等他聊天,叫他吃饭,而他也力所能及地照顾奶奶,扮演好孙子的角色。快递员是奶奶的慰藉,他们也是彼此的救赎。通过快递小哥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蕴藏于日常琐屑中的真心,看到了烟火人间之中的真情。

“原乡”即“原初之乡”,它既指地理意义上保持原始模样的故乡,又指精神意义上寄托心灵的本原之地。王二冬出生于山东的东河西营村,如今居住在北京。作为异乡人,他深切地感受到万千快递员远离家乡的愁绪;作为成长于乡村的自然之子,他也更能体会到现代都市与自然原乡的距离。对于漂泊异乡的快递员而言,出租屋的门牌号会变,分派的街道会换,唯一不变的是“东河西营”,它是王二冬诗歌中,游子们永恒的“原乡”。

在诗歌《春海》里,“东河西营”是一只格格不入的白色篮筐。它和主人公春海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只筐子装过春海的白菜大葱,也盛过春海的玉米麦穗,还帮他和镇上的街霸打过架。而今,它是快递员春海在异乡的“摇篮”。每天送完最后一个快递,春海就坐在这只白色篮筐里,就像坐在东河西营的原野上,坐在东河西营的老街旁,坐在母亲的怀抱里。在《老二》中,“东河西营”是唐枣树的第三根枝丫,让他想起在东河西营稻田里奔跑的童年,想起在东河西营河流里的嬉闹,想起家门口的唐枣树,那斜着长出的第三根枝丫。在《打包月光》里,“东河西营”是一箱无法打包封箱的月光。大城市的夜晚无眠,作者想要东河西营的月光陪伴。他送过无数次快递,而今面对这满箱的乡愁却不知该如何打包,这空荡荡的纸箱无法称重,这沉甸甸的思念无法估量,东河西营在等游子回家。此外,“东河西营”还是比二锅头还烈的井水,是母亲居住的老房子,是撒野的童年,它是游子在漂泊中寄托思念的原乡。

此外,我们还看到许多快递员在恶劣的条件下,以自身的努力和坚守,赋予了“快递”更深层的意义。他是快递员石莆田,他用包裹召唤出海者归家,成为小岛上的“灯塔”;他是穿越茫茫森林、皑皑白雪的尚明远,他把带着温度的包裹送到中国寒冷的最北端。王二冬摘掉了他们的口罩,脱下了他们的制服,用响亮的名字替换掉了醒目的公司标志,让他们从庞大的“快递小哥”群体中一个个走出,成为一颗颗闪耀的星,而我们在他的诗句中被星光照亮。

王二冬说:“快递让中国流动起来,每一个奔跑的人都值得尊敬。”所以他写下《快递中国》,用诗歌让我们看见无名者工整有力的名字,看见异乡人纯真自然的原乡,看见被注视者眼中的烟火人间,看见平凡快递员的闪闪光亮,看见新时代奋斗者们的蓬勃力量。

关键词: 烟火人间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