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国云字相艺术作品《读书》
我认识梅国云很久了,在海口,在博鳌,他总是热情地张罗组织着海南的很多文学活动。他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人,早年是一个军人,现在是一个文学组织者,同时又是小说家、诗人,还是字相艺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以前读过他的小说,《拐卖》《第39天》等作品具有现实关怀,在价值论上更指向一种世俗性。后来看到梅国云的字相艺术,还包括这次读到了诗集《窥一眼虚空的未知》,发现其中有了转换,那就是从世俗的层面转向神圣的层面,从已知的世界转向未知的世界,从物质论转向存在论。当然,无论是在哪个层面,其实都是要去探究宇宙、探究自我,探究人和人之间、甚至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微妙关系。总而言之,是探究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的有机关联。
(相关资料图)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惯常意义上的诗集,除了诗歌作品外,还放入了30幅字相艺术作品。我注意到这本诗集的作者不是“梅国云”,而是“字相”,这一作者符号的变化也提醒我们,这本书带有一定的装置性,一方面是汉语诗歌,它更多是听觉层面的;另一方面是汉字艺术,它更多是视觉层面的。这使得这本书具有更丰富的感官维度和更多元的进入途径。
当代诗歌或者当代艺术能够给人带来顿悟的东西其实非常少,个中原因,在于当代生活过于实在、过于琐屑。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开篇所断言的,因为当代生活是如此执着于其琐屑,导致了精神性生活的丧失。我一直觉得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去处理“空”“幻”“无”,镜中花水中月,《红楼梦》里就是有大实而大空。梅国云要去“窥一眼虚空的未知”,其实是对这种过于实在的当代书写的反拨和校正,内里所追求的,是精神生命的可能性,这是有价值的开拓和尝试。齐奥朗说所有伟大的思想都是躺着想出来的,这本书可以作为枕边书,阅读这本带有装置感的书,读者们也许可以找到灵魂相契的一瞬。一本好书有时候就是一剂良方,可以治愈或者舒缓我们的创伤。
这本书里的30幅插图其实就是30幅当代艺术作品。我以前在朋友圈里也偶尔看到梅国云的一些字相艺术作品,但没有此次这么集中,这么印象深刻。这30幅字相艺术作品将汉字的字形、字义与当代生活链接起来,通过“熟悉的陌生化”,习以为常的汉字变成了带有暗示性的未知之境。比如繁体的“书”字,表面看很像是一个层叠的书架,但是还不够,它同时也是一个迷宫,一个精神性的迷宫。这个迷宫不仅仅是外在的迷宫,也是一个内在的迷宫。我们总是会积极于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功绩社会,每个人都想建功立业、自我实现,但实际上我们很少了解我们内部的空间有多么幽深复杂,这是这幅“书”给我们的警示。字相艺术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字形外在的形象,而是由此所呈现出的作为个体的内在性,而个体内在性的成立在于我们尊重人是一种有精神结构的生物,没有精神结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这本诗集里的诗歌需要与字相艺术进行对读,其实梅国云还可以多写,可以用俳句、截句等形式将诗歌进一步形式化。
中国的当代诗歌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写作,这种历史写作其实是外向型的,关注社会和功绩,注重人在历史中的活动和实践。如果以文化为坐标,可以说当代诗歌的主流坐标是儒家式的。这些年很多诗人开始注意到其他的文化坐标,比如李少君在文章中谈到的以李白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王维为代表的佛家文化,当然,还有以苏轼为代表的儒释道三位一体。梅国云的这本诗集里有多种文化元素,儒家的暂且不论,诗集中的多首诗歌都有强烈的现实所指。字相艺术其实是一种道家的审美:道可道非常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字相者,象形也。同时也有佛教的体验,佛教强调顿悟,强调因缘际会,一个人和一个汉字的相遇、一首诗歌的诞生、一个艺术品的完成,都是一种际会。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世界、人和万物的交互关系就被打通了。
这本诗集的主题很多,其中让我很感兴趣的是关于灵魂的书写。《别忘了把灵魂存到云里》写的是数据时代的灵魂,《飞奔的自然》写的是大自然的灵魂,诗集中反复出现的“上帝”“神灵”也可以视作灵魂的变体。苏格拉底在临死之前专门谈论过灵魂,他说灵魂这个东西是确实存在的,它可能是智慧的另外一种形式。灵魂无法去证实或者证伪,它既是信仰式的,又是本源式的。当代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本源性的丧失,我们当代生活的本源是什么?也许是手机?梅国云在诗集里大量写了手机,手机构成了一个核心的意象,已经超越了实存的手机而变成了一个本源的隐喻,也就是说当代性的本源已经完全被技术化了,是可以随时随地被迭代和替代的。古典意义上的本源不一样,上帝和真理是不可替代的,灵魂也是不可替代的。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焦虑和痛苦,当代写作和当代艺术需要借鉴本源性的智慧来为当代生活寻找到一种“顿悟”。在这本诗集里,古典智慧照亮了当代生活,因为有了佛陀、有了老子,有了上帝和灵魂的介入,当代生活的光怪陆离才变得可以被理解并充满趣味。同时,梅国云还在这本诗集里提供了两种视角:一种是无穷大的视角,可以俯视万物和整个宇宙;还有一种是无穷小的视角,人不过是一粒微尘,甚至是微尘的微尘。
想象和创造就在这两极视角之间摆动,有时候无穷大,有时候无穷小。诗集里有一首诗《从哪里找到入口》是这么写的:“这个世界的万物/已经被几千年来的理论/一遍又一遍眷顾/正如人被穿上/一层又一层衣服/我们的难度/在于寻找从来没有穿过衣服的事物……”方法论也许是在无穷大和无穷小里面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就是人类的道了。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