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最美的梨花即将被写出》分享会举行

2023-08-09 15:10:48 来源:中国诗歌网

既是诗人,也是诗歌评论家的臧棣一直被视为当代诗歌写作的圭臬。臧棣始终坚持着一种智性诗歌写作倾向,他的诗歌语言精准、技艺娴熟,诗歌产量大,维持稳定的水准与活力。去年,臧棣凭《诗歌植物学》获得鲁奖诗歌类奖项;近日,他的另一本带有总结性意味的诗集《最美的梨花即将被写出——臧棣四十年诗选》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

6 月 17 日下午,臧棣携新诗集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与诗人、散文家胡弦,诗人、小说家黄梵,诗人、批评家李章斌,诗人、《雨花》杂志副主编育邦,诗人、苏州大学副教授茱萸,诗人、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远心,以及诗人、图书策划人马铃薯兄弟一起,漫谈诗歌创作的历程与语言技艺的探索。

△分享会现场(左起:马铃薯兄弟、臧棣、胡弦、黄梵、李章斌)


(资料图)

臧棣坦言,在确定新书名称时,他也有过犹豫,因为“风花雪月”在新诗观念中被视为伤感的表达,但“即将被写出”更能代表他作为一位当代诗人对母语写作和诗性表达的信任——只有诗人可以“写出最美的梨花”,诗人能够通过诗意写作过滤、提炼、浓缩我们的生命感觉和世界感悟。

当下,人们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诗和远方”,可见“诗歌表达”被认为远离个人的生存感受。但在臧棣看来,能够被称为诗意和诗性体验的表达仍然是最核心的生命感受,而这种诗性表达能够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诗歌写作之所以有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有些在生活中复杂的或不太愉快的经验,当你将它转化为诗性的表达,情感会发生变化,也会促进视野和境界的开拓,改变或拓展内心空间。”

△臧棣

上个世纪 80 年代,诗人海子曾经提出“王在写诗”,臧棣认为,对海子而言,诗歌虽然和普通人的经验感受有关,但最终表达的东西是超越性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提升,“如同荷尔德林所说,在赋予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展现了对更高层次的期盼。”

△《最美的梨花即将被写出——臧棣四十年诗选》 臧棣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臧棣表示,在四十年的诗歌写作中,他关于诗歌口语、密度、文体、节奏等具体的诗歌观念在发生变化,但他一直坚信“诗歌塑造生命的觉察能力、提升精神能量的作用”,“一个人、一个生命能够和诗性语言建立一种精神范围,那样一种私密空间会越来越内嵌于你的身体,是时间磨损和外部痛苦没办法摧毁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臧棣说自己一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诗歌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个人内心的空间。

△活动现场

同为鲁奖获得者,在胡弦眼中,臧棣是一个“宝藏式”的诗人,他的诗歌帝国就如同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胡弦认为,判断一个诗人是否杰出的标准之一,就是随着读者阅读量的增加,诗人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个更好的诗人,你读 30 首诗、50 首诗、100 诗,能够勾勒出不同时期的形象,阅读臧棣不同时期写作的诗歌,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臧棣出现。”同时,随着读者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反复阅读臧棣的诗歌也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

诗人奥登曾列举出“大诗人”的五大标准:一是多产,二是题材和处理手法必须宽泛,三是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四是在技巧上是行家,五是诗作成熟过程要一直持续到老。胡弦认为,从这几条标准而言,臧棣已经“是或无限接近大诗人的感觉”。一方面,臧棣不仅多产,在为期四十年的创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充沛的创造力,写作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新”的东西;另一方面,臧棣诗歌创作的手法和修辞带有强大的感知力,读者会很快地在他的感知世界中被感染,“新诗使用日常语言写作,所以没有阅读门槛,也因为没有阅读门槛,能不能留得住读者对诗人而言更是一种考验。”胡弦指出,阅读臧棣诗歌的时候,读者会有一种明晰的印象:我正站在怎样的地方,阅读一首怎样的诗歌。

△胡弦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被认为是诗歌创作巅峰之一,宋诗的突出特点是更偏议论,富有理趣,而臧棣也常常被视为是“智性写作”。因此,黄梵用“新诗中的‘宋诗’”来定义臧棣的诗歌写作。

黄梵指出,在臧棣前期的诗歌写作中,仍然具有较强的“主体性”;而到了后期,臧棣增强了议论在诗歌中的分量,议论与意象形成了某种一致性,议论也成为确立诗歌意义的重点和价值所在。同时,臧棣善于在诗歌中讲明某种道理或某种哲学,这种道理或哲学是对生活秘密的某种揭示。在黄梵看来,臧棣成功地开辟了议论和意象相互结合、相互映照的诗歌写作道路,使得新诗的发展有了新的可能性,这也是很多诗人追随臧棣,走上相同诗歌道路的原因。

△黄梵

李章斌认为臧棣的诗歌有很强的抽象能力,能够从具象的某样东西,猝不及防地滑向思想的深渊;同时诗歌中有很多的突起直转,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一脚踏空”的快感;臧棣试图在“诗歌的狂喜”和“冷静的观察”中寻求一种平衡。

△李章斌

育邦用“巍巍乎高山”形容臧棣作为诗人带给他的感受,“臧棣的诗歌产量大,质量十分稳定;四十年间,他一直是坚韧不拔的创造者,带给读者很多杰出的作品。”在育邦看来,臧棣的诗歌写作是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和奥登的合体。史蒂文斯进入诗歌的方式看起来是很随意的,从一个事物或词语出发,进入非常漂亮的诗歌文本;臧棣也是如此,看似随意地从某个事物或词语出发,散发出诗歌文本;同时臧棣的诗歌中有一种奥登式的博学,他对现代诗歌中各种问题的梳理非常清晰,对古今中外的不同诗人都了然于胸,并且这些都在他的诗歌写作中悄然产生了综合性的作用,“臧棣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育邦表示,阅读臧棣的诗歌能够获得很多关于诗歌的理解和世界的认识,他也希望读者重复进入臧棣的诗歌文本,因为“致敬一个诗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反复阅读他的诗”。

△育邦

茱萸赞同诗人王敖对臧棣的评价——“罕见的诗歌教育家”,臧棣的写作一直涌现着层出不穷的新写法和新特色,他的诗歌评论也让同行受益很多,“向臧棣这样的诗人致敬,现在有这样一位高产量并且高质量的诗人依然在创作,不断提供启示和滋养,是非常罕见的。”远心表示,阅读臧棣的诗歌,让她感受到在历史时代中随大诗人不断往前走的幸福感。

△茱萸

△远心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蓝野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