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直抵心灵的诗集—— 郭晓女士《月夜轻箫》赏读

2023-06-01 14:14:23 来源:中国诗歌网


(资料图)

当拿到延安郭晓女士这本《月夜轻箫》的“处女作”时,竟然已是第三册了!悉闻她正当桃李年华之际,在没有电脑,没有电子版的时候,全凭用手中的笔,一行行的写,一张张的记,将青春的绮梦,写成行行诗篇,完成了两册诗集的手稿,正踌躇满志地准备找人校刊时,却在一次旅途中,不意连包被盗了。这几年的精神财富,还没付梓就付之东流了。今天的这本诗集,出版得已有些时间了。其实郭晓女士早在诗集出版之际,就要寄我一本,却因了想着当面赠予,方显郑重。只是山隔水阻,又各忙其事,被光阴一再错过。这次癸卯初夏,趁来西安之机,使我方得以捧之于手。虽有迟来之感,却亦新新如也。打开书页,方知命运对这位咏絮才女,似乎并不公允。襁褓之间痛失父爱,大恩未报,中年又丧母,虽然饱受磨难,那颗点燃的心灯,都一直照亮着她诗路的前程。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挤出有限的业余时间,孜孜以求,义无反顾,终于完成了诗集的问世。大凡诗人皆多愁善感,内心丰富。看那文静优雅、矜持端庄的郭晓,内心却炙热得犹如烈火。镜片下的双眸,似一汪深邃的明潭,将聪颖晶莹于其中。时常敏感于外界,洞察于秋毫,捕捉灵感,采撷瞬间。心湖的溪流,涓涓汇集成泉,成就了久违的夙愿。翻开这本诗集,看到了一位带着青春梦幻的少女,从百花园里翩翩而来;看到一位自强不息的才女,经得住岁月的磨砺,承得起生活的重负。在笔耕的勤奋中,收获累累。从《春日呓语》,到《夏日的湖》,从《月夜箫声》,又到《洗净铅华》,直至《秋风絮语》。这每段时光,犹如旅程中的驿站,都有不同的诗路记载。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心灵感应,都随着诗兴的步履,聚焦在这本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计有190余页码的诗集里。《春日呓语》,乃是作者身处桃李年华之时,将平日的拾翠,青春的呓语,述之于笔端。从中可以倾听春天的心跳,触动青春的脉搏。不乏有花季少女的纯真,有青涩雅嫩的雅趣,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如在《花儿》这首诗里写道:“花儿未开/花蕊里便埋下了期盼/一缕情丝/花儿在等待中/璀璨地开放”。这“花儿”正是含苞的蓓蕾,已经在“花蕊”里埋下了“期盼”的种子。这个“情丝”,便是“情思”的谐音,在时光里真情的“等待”着花儿的“开放”。诗人以含苞待放的“花儿”自喻,只等待在时光里“璀璨地开放”。在《小精灵》里,诗人编织着天真和浪漫,用美好做幻想,寄托于心中的那个“小精灵”:“我就是那个小精灵/飞来飞去/从不驻足”;“我就是那个小精灵/风雨兼程/来去无踪”;“我就是那个小精灵/在你浓浓的睫毛下/在你长长的视线里……”诗人一咏三叹,反复强调“我就是那个小精灵”,以执着的信念,而加重语气,提升诗歌的意境。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充满着童话和梦幻的世界,如她的《今夜琴声为谁》《唱歌的小鸟》《风的期待》《你令我信任》等作品里,无不跳动着青春的旋律。从青春的旋律里,走过不同的人生旅途,不免要经受外界的压力,经受名利的浮躁,和物欲的诱惑,以及生活的煎熬。这些不迎自来、时常邂逅的世俗观念,致使昔日的梦想,变得渺茫,人生的理想,常被困惑。对于不离人间烟火的诗人,如何将理想和现实结合呢?外界的感应,都会聚焦在诗人心中,成为探索生活的真谛。所以,作者在《夏日的湖》里,不免《困惑》:“我大声歌颂着自然和神灵/却不敢想念爱情/我虔诚地歌唱生命/却不敢祈盼永恒。”人生没有坦途,所以心灵就难免“困惑”,并不是一切都如想象般的美好。所以,才会在《给孩子》的诗里写道:“在人生的路上/不只是追求鲜花和掌声/还要准备迎接风雨和泥泞。”青春的理想,一次次被现实所湮灭,于是真切地体验到人生的百味。在经过人生的风雨后,诗人自然也会更加成熟,更加现实。青春的梦幻,也可能偶然映现在头脑之中,但也只是弹指之间,更多的则是对现实的思考。如在《月夜箫声》里:“今夜/月色朦胧/我为你明珠眸皓齿//今夜/月华露浓/我为你婀娜多姿”。静谧之时,理想的画卷偶尔浮现,却如同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在每年的《清明》节里,就会更加思念亲人:“母亲悄悄地走了/我以为她只是去冬眠/我从母亲的怀抱走过/安宁幸福地享受暖阳绵绵。”那些难忘的往事,犹如镜头一样,在眼前环绕,于是,作者无不深情地写道:“又是清明/风干的燕燕在梦里摇曳/对母亲越发思念……”古人言,“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又没有这样的亲情纠葛,感情的缠绵?在对亲人的缅怀里,诗人唯笔端以求慰藉。作者善于捕捉周边世事,对那些丑恶现象,也少不了鞭笞和针砭。如在《洗净铅华》的《一元钱》里写道:“一元钱/于富人来说/掉到地上不足捡/捡了就好像没脸面/一元钱/于穷人来说/是两个馒头/是半袋盐/是孩子的两包廉价零食/是寒风里兜售的两把青菜/是积攒学费的两颗鸡蛋”。所以,在诗歌的结尾写道:“穷人和富人擦肩而过/近在咫尺/却又相隔遥远……满街的华贵和精致的装扮/谁给乞讨的老人一元钱。”这首诗,应该是前几年的事,今天的物价,一元钱已经买不到那些东西了。但可以从中看出,这“一元钱”,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分水岭,又是衡量品德高下的试金石。富人顾脸面不肯也不肖于弯腰,甚至视而不见。但对于穷人来说,一元钱可以办好多事。在最后提高到了能否有博爱之心,善待天下的层面上来。将人间的冷暖,无不跃然纸上。在关注人生的同时,作者关注国际时事的家国情怀,悠然可见。如《伊拉克战事随想》《石油,石油》《守望油区》等,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黎民生命的同情和怜悯。经历了太多的人生体验,《秋风絮语》中的呢喃,又一层深刻心灵剖析。如在《无题》中写道:“我把青春写成日记/我把爱情攒成了诗集/我把浪漫夹进了书本/然后转身寻找一段记忆//我终于发现/青春被挥霍在惘然的时光里/爱情被淹没在幻想和谎言里”,所以“美丽的衣裳不再合体/记忆和梦已不匹配”。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都不免“惘然!”不能不说,诗人的笔下,时而震耳发聩,时而扣人心弦。原来青春的美好期盼,竟然成为幻想和谎言,那些宝贵的青春年华,也就这样被无奈地夹进了诗集的书页里,成为一段伤痛的记忆。所以最后便是:在时光的流逝中,那时的衣裳不再合体,梦想也不再匹配。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作者必然经历了更加艰难的人生,流逝了青春,湮灭了幻想,感慨到时光《原来你是强盗》:“那时的你/是否就以为时光予我的更多/便要故意来抢夺我的青春/让我的心从此刻满伤痕/让生活把惆帐挂满我的全身/让岁月把忧伤注满我的眼睛。”作者的诗句,可谓锋芒犀利,铿锵有力,真知烁见,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不能不说,在读诗人的这些诗句时,读起来不免感同身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光阴,失却的太多,无奈的太多。诗人将心理情感,真实地描写了出来。作为诗人,来自生活,身在底层,又表现生活,抒写底层。常以我笔写我心,我诗述我情。所以,没有概念化的流行,没有廉价的赞美,没有陈词滥调的无病呻吟。更没有阿谀的虚伪,和恭维的做作。诗人托物言志,以情入理,往往以顿悟的方式,认知和揭示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以意象的方式,而达到诗意的境界。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里说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是刘勰对屈原的《离骚》时所作的评价,其意是采择奇伟的内容而不失掉其真实的精髓,赏鉴花朵但不弄掉它的果实。也就是学习前人作品,所保持其真切纯正的东西,而不是只注重内容辞藻华丽。由此再结合作者的诗歌,不难看出,作者的语句,既不失真,也不坠实,写得入情入理,取舍得当。应该看到,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作品既不乏思想性,也不缺少艺术性,无不紧切生活,紧切时代,以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在灵感的捕捉中,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善于将存在的物象,转化成意象,从而达到作品的意境,升华创作的思想境界。更使作品在鲜活中每见灵动,于艺术感染中体现真实,表现出诗人驾驭文字的娴熟功力。相信这位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在追梦诗意人生的旅途中,必将耕耘得更多,收获得更多。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