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分享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供你参考。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相关资料图)
第一章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
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3、区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4、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无道,商汤起兵打败夏桀。
二、商朝兴衰
1、建立: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
2、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奴隶制:实行残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暴君商纣残酷统治,社会矛盾尖锐,周武王灭纣,商亡。
三、西周
1、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商纣,商亡。
周朝建立,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制度
(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规定: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
③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
(2)分封制:①内容: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向周王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②诸侯国:重要的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③它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的残酷剥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和畜牧业
1、农作物:品种多,“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2、耕作技术:集体耕作;农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少量使用青铜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二、手工业
1、青铜器:①主要手工部门,称为“青铜时代”,商周达到繁盛。
②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③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
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2、玉器: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安阳妇好墓最为典型。
3、纺织业:西周的丝织品已出现斜纹提花,还出现刺绣。
4、陶瓷业: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5、漆器:我国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红漆碗;
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周朝用漆工艺来装饰车。
四、商业交通和城市
①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多,有车、船、橇等。
②商朝:重视商业和交通。商民善经商,后世称经商之人为“商人”;以贝为货币;商朝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③西周:交通更发达,有几条宽广的由都城通向全国的大道;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④城市: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有城门和整齐的街道。二里头夏都遗址已具有一定规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基本特征
① 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②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
③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二、诸侯纷争
1、春秋争霸
(1)战争原因: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弱,诸侯不再服从天子。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
(2)齐桓公称霸
①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成为东方强国。
② 打着“尊王攘夷”口号,联合黄河中游诸侯,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成为强大霸主。
③ 葵丘会盟,确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3)晋楚争霸 ① 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大战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② 公元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
(4)吴越争霸 ① 吴王阖闾先攻入楚都,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霸主。
② 越王勾践尝胆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
2、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格局形成。
(1)“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取代晋国国君。
(2)“田氏代齐”:田氏取代姜氏为齐国诸侯。
(3)齐魏交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中原形成齐、魏两强交战的新局面。
(4)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
(5)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强秦与赵军在长平交战,秦军大胜。
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死伤最多的战役。
三、民族融合
1、民族:除中原华夏族外,四周还有匈奴、东胡、戎、越族等。
2、方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3、影响: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莫定了基础。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
1、表现
(1)农业
铁农具:铁器使用开始于西周;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牛耕逐渐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来灌溉;春秋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国李冰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2)手工业
冶铸业: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②金银错新 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精美。莲鹤方壶是珍品。
漆工艺:出现采用夹芝技术的精巧漆器。
纺织业: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细密。
煮盐业、酿酒业: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井盐;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发明。
《考工记》:手工业工艺的专著,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3)商业城市
商业发达: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商业城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
2、由公田到私田
(1)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
(2)过程: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君缴纳,并改变对耕田者土地的剥削方式。
②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耕种的人转变为封 建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产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二、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
(1)“相地而衰征”:齐国管仲实行的赋税制度,根据土地多少、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初税亩:”将公田交给耕者,按亩收税,承认耕者对所耕土地的所有权。
2、战国变法
(1)背景:①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②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2)概况: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3)影响:变法百多年后,新的封建制度确立起来。
(4)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
影响:①废除奴隶主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
②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③他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特点:文化异常繁荣;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成就世界领先。
二、思想
1、老子 ①道家的创始人,学说深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相传著有《道德经》,认为世界万物本源为“道”。
③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2、孔子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②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
③教育:“有教无类”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④文化: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 即后来的儒家“五经”。
⑤影响: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3、百家争鸣
(1)形成:战国时期,各学派对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形成“百家争鸣”
(2)局面。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道家其次。
(3)代表:墨家:鲁国人墨翟创立。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儒家:①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
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他被统治者尊为“亚圣”。
②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法家:韩非子是代表人物。认为今胜于古,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三、文化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最精华的部分。
2、屈原: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离骚》最著名。
3、诸子散文: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秋水》《逍遥游》是古代文学名篇。
四、艺术绘画:
1、《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的装饰发展为完整的画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3、音乐:湖北出土的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那时音乐的发展。
五、科技
1、天文:①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学:《墨子》中的《墨经》记录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
3、名医扁鹊:战国时代名医,后代奉他为“脉学之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第二章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一、秦的统一(前221)
1、条件:①经过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较彻底的变法使秦国富兵强,实力最雄厚——物质基础。
③战国时经济继续发展,民族、地域同联系加强——社会基础。
④秦王赢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主观因素。
2、重大事件:①灭东方六国(前230一前221年),统一中原。
②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③南攻百越,统一越族地区。
3、秦朝建立:前221年,赢政定都咸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4、秦朝的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
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约2000多万。
5、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进步。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内容
(1)政治方面: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中央:三公诸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③颁布秦律。
(2)经济方面:
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车轨、驰道。
(3)文化方面
①书同文(统一文字)。 ②焚书坑儒。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3、作用:①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和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重要作用。
三、秦末农民战争
1、根本原因:秦施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①徭役、兵役繁重。
②刑罚严酷。
③赋税十分沉重。
④土地兼并严重。
2、领袖:陈胜、吴广(前208年) 刘邦、项羽
3、主要经过:①大泽乡起义(前209年)。
②张楚政权建立。
③刘邦率军攻至成阳,秦朝灭亡(前207年)。
4、历史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③革命首创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目的:进一步强化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职能:监察。
3、内容:①始于汉武帝时期。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刺史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逐渐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州变成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地方行政区域。
4、影响:表明两汉监察机构的加强,有利于皇帝进一步控制地方官僚,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二、郡国并行制
1、含义: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
2、王国问题产生:刘邦分封同姓王。诸侯国权力大,势力强,形同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3、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三、察举制
1、目的:满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2、职能:选拔官吏。
3、内容 察举: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征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4、影响: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发展。
四、编户制度
1、目的:加强对百姓的统治,控制剥削平民。
2、内容: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3、职能:封建国家征收人头税、土地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
4、编户齐民含义: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5、负担:①田租,即土地税;②人口税,分算赋和口赋;③徭役;④兵役。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晨和民族关系
一、匈奴的兴衰
①匈奴的强大和建立政权(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励精图治,统一蒙古草原, 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②西汉初年,匈奴不断南下。西汉与匈奴“和亲”。
③汉武帝时的兵戎相见
背景:西汉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 概况:三次大战(前127一前119年)。
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④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贸易、文化交流增多,和睦相处。
⑤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威胁着中原、西域等地。 南: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⑥东汉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⑦北匈奴政权瓦解,其威胁最后解除。
二、张骞通西域
① 西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汉朝时,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作西域。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36国。 生活着许多民族。
② 目的: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 出使西域。
③ 概况: 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获得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凿空”)。
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④ 意义:汉与西域通好,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⑤ 西域都护的设置(前60年),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⑥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①含义: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主要的如夜郎、滇等,统称“西南夷”。
②西汉在西南夷地区建立郡县,进行统治。
2、百越:①含义: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②汉朝对百越的管辖,促进了越族地区的开发和越人社会的进步。
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的关系
①三韩多次派人来汉,晋见汉武帝和光武帝。
②文化交流不断,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
③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特产檀弓、文豹、矮种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传到朝鲜。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①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来往。
③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倭国多次“遣使奉献”。
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到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2、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农具、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明显提高。
三、丝绸之路
1、含义: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大量的丝绸锦绣,就循着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及非洲、欧洲的国家, 后人称这条中西交通陆上要道为“丝绸之路”。
2、路线:从长安城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分南北两道。北经楼兰,南过鄯善、于阗,两道至疏勒会合。自疏勒越葱岭,往北可达大宛、康居,往西南先后可到达大月氏、安息、大秦。或由大月氏南人身毒。
3、意义:①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②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凿井技术、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 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如佛教开始传人中国。
四、海上丝绸之路
①含义:汉武帝以后,汉朝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活动,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②路线: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度支那半岛南下, 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五、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①汉朝与安息的往来:自汉朝向西输出的丝织品等,大部分要经过安息。
②甘英出使大秦(97年):甘英到达波斯湾。
③大秦王遣使来汉(166年):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第七节 秦汉文化
一、先进的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西汉的太初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学:东汉张衡发明制作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3、数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4、医学: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③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医圣”)。
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醉药麻沸散,比欧洲早1600多年(“神医”)。
5、造纸术:①发明:西汉前期已有絮纸和麻纸。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年),史称“蔡侯纸”。
③传播:4世纪起,造纸术向外传播,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哲学与宗教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 (西汉)
代表作:《天人三策》。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唯心主义思想)。
影响: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被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杰出思想家王充 (东汉)
代表作:《论衡》。核心: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
③佛教经中亚传人中国(西汉末年)。
④道教产生(东汉)。
三、史学
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②东汉史学家班固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四、文学艺术
①汉赋(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东汉班固的《两都赋》等)。
②乐府诗(代表作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陌上桑》等)。
③雕塑(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④绘画(代表作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
五、秦汉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④气势恢宏。
第三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
②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2、内容: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494年)。
④学习汉族文化(学说汉话,改用汉字单姓,穿汉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3、评价: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②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科技的进步
1、数学:①魏晋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②南朝的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著、《缀术》。
2、农学:北朝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3、地理学
①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
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 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玄学和道教
1、玄学
①含义: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魏晋之际出现)
②经典: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三玄”)。
③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④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竹林七贤”。(主要活动在洛阳)
⑤影响: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
2、道教的官方化:①东晋的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
②萧梁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三、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佛教盛行
(1)原因:佛教宣扬的教义,既为穷苦百姓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2)危害:①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
②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
③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2、反佛: ①原因: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②范缜著<神灭论>
观点: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在神存。形亡神灭。
影响:①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②《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③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四、承上启下的文学
①“建安文学”(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
②东晋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③南朝的骈文(代表作:庾信的《哀江南赋》)。
④民歌盛行北方民歌慷慨激昂(代表作:《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缠绵婉转(代表作:《采桑度》)。
⑤小说开始兴起(代表作: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五、大放光彩的艺术
1、书法: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⑦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③“二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④女书法家:卫铄、王羲之妻。⑤“魏碑”。
2、绘画:①三国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②东晋顾恺之以擅长画人物著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音乐:(略)。
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一、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条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等,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二、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三、建设:
①兴建两都。即:大兴城、东京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大都市。
②广建仓库。隋在两都和地方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等,积蓄之多,前所未有。
③开通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很大作用。④修筑驰道。隋炀帝为巡游而建。客观上改善了北方交通状况。
四、灭亡: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战争,618年隋朝灭亡。
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一、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
二、盛世:
①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②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量才受职”;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
B.经济方面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
戒奢从简。力倡节约,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
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③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发展农业,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④唐玄宗前期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选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任宰相;精简官吏,定期考核等。
B.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生产。
C.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
D.思想文化方面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政治
①三省六部制度由确立到完备。隋文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唐朝时,进一步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②科举制度由创立到完善。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经唐初几代皇帝的不断改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军事: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 朝沿用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
2、唐太宗时进一步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后导致军阀形成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形成。
三、经济
①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赋役制度上又沿用了北魏以来的租调制。隋后期,以庸代役制开始部分推行。
②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两税法,这是我国封建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第五节隋唐社会经济
一、原因
①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
②两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③国内各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④两朝政府对外政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二、表现及特点
1、农业:
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2、手工业: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瓷窑、铁)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③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国的风格。(冶铸业、造船业)
3、商业:
①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土还有接待客商的店肆。
②隋仍铸五铢钱,唐高祖下令“废五铼钱,行开元通宝”。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
③市场发达。有固定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出现最早的银行雏形;唐后期,在一些城市里有夜市;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城市:
①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和国际大都会。
②长江流域以扬州、成都为东、西的两个中心;唐后期又成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5、社会生活:出现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一、概况
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北方的突厥、回纥、棘褐;西南的吐蕃、南诏等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二、唐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
①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对各少
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主要途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设置督、府;册封、和亲、结盟。
一、对外关系: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
二、唐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
一、原因:
①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
②对中国各民族文化和外国优秀的文化兼容并收。
③对历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概况: 科学技术: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医学、建筑。
1、思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韩愈推崇的天命论;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论思想。
2、教育:重视发展教育,专业性的学校出现,私人讲学盛行。
3、文学:
初唐诗人:陈子昂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最高成就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唐诗人:自居易
晚唐诗人:杜枚、李商隐
4、艺术:石窟艺术、绘画、书法、乐舞等。
第五章
第二节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一、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东京。
二、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三、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措施:①集中军权。 ②集中行政权。 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3、影响:①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②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③军队战斗力下降。 ④财政困难。
四、科举制发展
1、表现: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严格科举考试程序。
2、意义:扩大了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一、社会危机: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冗官、冗兵、冗费。
③农民的反抗斗争。 ④辽、西夏的威胁。
⑤改革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二、庆历新政
1、时间:1043年,范仲淹主持。
2、内容: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3、失败: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
三、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王安石主持。
2、内容:①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②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措施;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3、失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新法被废。
4、评价: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军事实力增强。③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第四节 辽、西夏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一、辽的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都上京。采取“蕃汉分治”。
二、宋辽的和战:两次夺取幽云之战。
三、渲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1005年)。
四、西夏的建立:1038年,元昊,建都兴庆,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五、宋夏的和战: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
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宋夏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一、金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推行猛安谋克制。
二、辽和北宋灭亡:①1125年,金灭辽。②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三、1127年。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
1、南宋初年抗金斗争;八字军抗金,岳飞抗金(1140年,郾城大捷)。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史称“绍兴和议”。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发展
一、兴起: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二、统一: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年南宋灭亡。
三、多民族国家发展
1、原因:元朝大一统的出现。
2、表现:①民族融合加强。②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被称为“汉人”。③新的民族“回族”形成。④西藏成为元朝行政区。 ⑤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四、元朝的制度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2、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
3、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
五、灭亡:1368年,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特点: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二、科学技术
①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
②建筑:北宋末李诫编写《营造法式》。
③沈括的《梦溪笔谈》总结北宋科技成就。
④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和编写《授时历》。
三、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四、教育:书院在北宋兴起,南宋兴盛。
五、史学: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六、文学 宋词繁荣
1、原因:①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代表人物: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 诗歌:陆游的成就最大。
3、元曲杰出代表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绘画艺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六章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建立: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都城应天。
二、君主专制加强
①废除丞相制度。②地方实行三司分权。③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④《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锦衣卫。⑤东厂、西厂。⑥八股取士:明统治者用以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
三、“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399年,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1421年,迁都北京。
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①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②八旗制度兵民合一促进女真社会发展。
③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④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⑤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①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降清。②多尔衮率八旗兵进占北京。③顺治帝迁都北京。④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 ⑤清军灭掉南明,基本上统一中国。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
②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
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到顶峰。
⑤乾隆帝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
2、严酷的文字狱:①中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甚。②目的是加强中央专制集权。③后果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一条鞭法
① 实行: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
② 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折成银两,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相对减轻农民负担。赋役征银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二、摊丁人亩
①1669年康熙帝宣布“更名田”。
②1712年清政府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③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地丁银。
④人头税废除对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②引进新品种玉米和番薯,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四、手工业的进步
①生产工具革新提高质量效率,出现。纱绸机”。
②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产品种类。双色套印技术传播。
③分工日益细密,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④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如广东冶铁。
五、资本主义萌芽
①明朝中后期江南纺织业形成独立的手工工场。
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出现。
③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部门和地区增多。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农民购买力低。商人买房置地。关卡多税重限制规模。闭关政策。
六、商业的繁荣
①国内市场扩大,品种达到两百余种。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⑤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七、对外贸易状况
①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②中国的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
③对外贸易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④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同蒙古地区关系
①明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各自为政。
②明中期瓦刺威胁北疆,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
③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两族和平数十年。
④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⑤清采取“联蒙制汉”方针,三部先后归属或臣服清。
⑥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
⑦1757年清军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
⑧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军政大权。
二、同新疆地区关系
①1757年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
②清军平定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地区。
③1771年渥巴锡率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四、同西藏地区关系
①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官吏。
②明建立僧官制度,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
③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④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__统一全藏。
⑤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赐封五世__和五世班禅。
⑥确定此后历世班禅和__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⑦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五、西南地区的
1、“改土归流”:
①明朝在西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
②永乐年间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③取消土司衙门,改派流官直接统治,即“改土归流”。
④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2、“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改变当地落后和割据纷争状态。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六、台湾府的设置:
①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②澎湖之战郑克填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③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④台湾府设置的意义:加强同祖国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祖国海防。
七、清朝的疆域:
①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包南海诸岛。
②行政区划: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和蒙古盟旗等。
③各级官吏: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
④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⑤50多个民族均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需求。
②概况:先后七次,30多国,远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③意义:主动外交、规模空前、世界航海事业先驱。
④缺陷:不计经济效益,造成巨大负担。
二、华侨开发南洋
①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②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
③带去生产技术和工具,开林、采矿、育胶。
④同当地人民一起,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戚继光抗倭
①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沿海(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
②明中期,罢市舶、严厉限制私人海外贸易。
③中国奸商与倭寇勾结,共同抢掠分赃,倭患严重。
④戚继光浙东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
⑤赴闽、粤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⑥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万古流芳。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暂借地晾晒”获准。
②后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
③此后修炮台设机构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④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②清初,郑成功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
③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④郑祖孙三代在台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六、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我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为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③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
④《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代表在尼布楚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平等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 介绍农学成就、建立农学体系、介绍欧洲水利技术。
③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三、理学的演变
①明初。程朱理学盛行。
②明中叶,王阳明创立心学。
③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走向极端。
四、进步的思想家
①李贽(明后期):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②黄宗羲(明末清初):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顾炎武(明末清初):《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王夫之(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五、明清小说
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
②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吴承恩的《西游记》: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④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⑤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六、类书、从书
1、类书
①《永乐大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全书两万多卷。
②《古今图书集成》:清代官修类书。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2、从书
《四库全书》:①清代纪昀主持编纂的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②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录典籍3400多种。③对保存文化遗产贡献很大,但禁毁书籍很多。
七、西学东渐
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宣传科学知识,进献《坤舆万国全图》。
②其他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