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特殊的书讯,特殊之处,在于作者洪烛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和《洪烛文集•散文卷》(特别纪念版)的作者,同时,作品的出版单位也是他生前供职的中国文联出版社,洪烛是本出版社原文学编辑室的主任。
(资料图)
2020年3月18日,风华正茂的著名诗人洪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去了,只把诗歌和诗一般的文字留在了人间,年仅53岁。
“风是没有骨头的,你摇动的扇子,使风,有了骨头” 。 用《桃花扇》赋予风之骨的诗人洪烛,是一位中学阶段已经名扬四方的传奇般少年才子,同时,也是中国文联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30多年的资深编辑。这位出生于秦淮河畔的南京、就读于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才子——珞珈诗派的代表人物,于1989年大学毕业后,随即踏上了北上的征程,来到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做编辑,这一做,就是3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是洪烛职业生涯中的唯一工作单位,30年中,他欢送过数批离退休的老同志,也迎来了更多的新同事,在职期间,与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离世,让出版社全体同事都感到难以置信,悲痛万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事们都很难接受他已离我们远去的事实。
在中国文联出版社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洪烛父亲和弟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洪烛生前的亲密好友、同为著名诗人的祁人的艰辛编选,历时两年,完成了《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和《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两本纪念文集的编纂和出版。
洪烛纪念文集的出版,一方面是表达中国文联出版社全体同仁对洪烛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让喜爱洪烛作品的读者,可以一次性地集齐洪烛的精品之作。
洪烛生于1967年,于2020年3月18日去世,53年的人生并不算长,却出版了约46部专著,其中诗集、散文诗集10部,散文集11部,长篇小说1部,评论集3部,文化专著21部,可谓著作等身。
洪烛创作生涯的30年间,也是时代巨变的30年,洪烛的创作姿态如同骑士般始终保持着前倾的姿势,但其细腻温婉的作品风格却一直没有改变。正如洪烛的武汉大学校友、同为珞珈诗派代表人物、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主编的李少君在序言中写道的那样:“洪烛属于持续稳定的渐进型诗人,诗歌风格变化不大,但不断完善,日益精进。”他进入中年后的作品,如《我的西域》《阿依达》《仓央嘉措情史》《仓央嘉措心史》等,语境更加纯净空灵,纤尘不染,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此次出版的纪念文集——《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和《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是从洪烛的10部诗集、11部散文集中遴选出的佳作,编选顺序按洪烛诗集和散文集的出版时间先后为序,诗歌卷和散文卷又分若干辑,分别以洪烛诗集或散文集书名为小辑,比如,《散文卷》的辑名为《我的灵魂穿着一双草鞋》《浪漫的骑士》《梦游者的地图》等;《诗歌卷》的辑名为《蓝色的初恋》《你是一张旧照片》《母亲》《仓央嘉措情史》《仓央嘉措心史》《阿依达》等,辑名皆是洪烛已经出版的作品书名。除了短诗,还收录了《杜甫》和《屈原》两首长诗作品。这是洪烛诗歌和散文作品第一次以汇集的面貌出版,也是洪烛所有精品的结集。
文集的《序》,是由洪烛的武汉大学校友、同为珞珈诗派代表人物、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主编的李少君撰写,附录是由周占林整理的《洪烛创作年表》,编选者祁人撰写了《跋》。无论是序言还是跋,都是洪烛生前好友带着呼吸和心跳的衷肠之作。李少君在题为《落樱时节忆洪烛》的序言中伤感地写道:“洪烛去世的消息猝然来到的时候,正是落樱时节,我被疫情隔离在家,悲伤中写下过一首诗:‘一个春天就这么云一样过去了/樱花盛大开放,又如雨凋零/遍地繁华,堪与绚烂春光媲美/幻影下坠,哀恸比落樱还多了几点。’ “……春夜听到一个诗人悄然远去的消息,我默坐窗前,黯然神伤之际陡增白发。” “……疫情期间的生活,我总结过一句话,叫做‘读旧书,忆故人’,而洪烛就这么成了故人,确实让人猝不及防。” “……现在,他已经去了很远的地方。哀伤,在春夜无声地弥漫开来。” 编选者祁人在撰写的跋中,更是以依然与洪烛并肩同行的姿态写道:“编选过程则是艰辛而又充满感动的,也许是因为太熟悉洪烛了,读他的诗歌我总能感觉到他的心跳,读他的散文又仿佛看见了他的身影……”
天国很遥远,人间有怀念。在洪烛去世三周年之际,洪烛的亲友和同仁怀着痛惜之情共同完成了《洪烛文集•诗歌卷》(特别纪念版)和《洪烛文集•散文卷》(特别纪念版)的出版,愿洪烛在天之灵有所感知,愿他的文字在喜爱他的读者中继续散发灵性的光芒,犹如他的人从未离开人世间一样。
(注:郭峰,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审,《洪烛文集》责任编辑)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